同样一杯咖啡,有人花 9块9 喝个热闹,有人花 99块 买个安静的角落。
因为 —— 有的人要情绪,有的人要价值。
这背后,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需求模式。我听过一句很精准的总结:
穷人要的是服务、跪舔和廉价的情绪价值;富人要的是边界感、价值交换与高价值认知。
一、穷人的需求:舒服优先
穷人要的“三件套”:
- 服务 —— 你帮我搞定一切,我动嘴就行。
- 跪舔 —— 不仅要帮忙,还要让我觉得自己是老大。
- 廉价的情绪价值 —— 哪怕只是免费的虚荣感,也能让我开心一阵。
典型场景:
- 外卖免配送费 + 骑手低声下气
- 商家花大量时间陪聊、哄客户
- 短视频制造“你被理解”的错觉
这种满足,成本低、即时爽,但对生活的实质提升有限。它更像心理按摩,而不是价值创造。
二、富人的需求:效率优先
富人的“三件套”完全不同:
- 边界感 —— 尊重时间,不要过度打扰。
- 价值交换 —— 你给我什么,我给你什么,清清楚楚。
- 高价值认知 —— 能节省时间、降低风险、提升决策质量。
典型场景:
- 高端咨询:付费获取精准信息
- 私人定制:不拼价格,只拼效果和体验
- 时间与隐私保护:比低价更重要
对富人而言,钱不是最大痛点,时间、注意力、认知才是稀缺资源。
三、底层逻辑差异
维度 | 穷人 | 富人 |
核心关注 | 情绪满足 | 结果效率 |
服务偏好 | 热情陪伴 | 精准交付 |
价值判断 | 便宜、舒服 | 专业、省时 |
期望关系 | 被照顾 | 被尊重 |
四、你的商业定位
做生意最怕的,是 用对穷人的打法服务富人,或者 用对富人的打法留住穷人。
- 面对穷人:便宜、好用、让人爽。
- 面对富人:专业、稀缺、省时间。
想赚更多的钱,就必须从 取悦 转向 交换,从 讨好 转向 解决问题。
写在最后
下一次面对客户,问自己:我是在给他廉价的情绪安慰,还是无法替代的真实价值?
当你能把后者做到极致,你会发现——客户不在乎你是不是跪舔他,他只在乎一句话:“这事交给你,我放心。”